调结构、去库存是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关键
发布时间:2017-04-24 浏览次数:732
2017-4-24 来源:期货日报
期货日报4月24日报道:4月23日,第十一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在杭州举行,在由浙商期货、徽商期货承办的大宗商品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就供给侧改革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自去年供给侧改革实施以来,钢铁企业效益好转,吨钢利润曾经一度达到1000元。
“去年钢铁行业盈利好转主要归结于去产能,效益好、转型发展,市场更加有序。”李新创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盈利好转,钢铁企业重燃扩产的冲动。“需求下降,如果产量大幅增加,必然会导致价格大幅下跌。”李新创坦言,价格剧烈波动,对产业造成了巨大伤害。
他预测,2017年我国钢材实际需求量为6.6亿吨,同比下降1.9%。关于供给,李新创表示,中国粗钢生产已处于峰值弧顶下行区,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已经呈现“弧顶”+“下降通道”的走势,但不排除个别年份的波动回升。
生铁生产呈现同样的特点,且随着废钢资源量的逐步增加,生铁产量在长周期内的平均下降速度将比粗钢要快。因此,从长周期角度来看,焦炭、铁矿石需求处于下行通道的转折阶段,而未来全球铁矿石需求呈现波动缓降的大趋势,但仍将保持在较高位。
对于农业供给侧改革,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预测部处长李喜贵表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跟工业品存在共性,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性,比如农业面临两个短腿和“四化”的短板,同时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是去产能,而农产品的重点不是去产能,而是调结构和去库存。
“要继续深化粮食价格机制改革,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稻谷和小麦,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水平,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引导和调节作用,保障口粮绝对安全。”李喜贵说。
同时,要坚持推进玉米“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加快消化玉米库存。“当前玉米价格处于2009年以来的较低水平,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的打压仍大。”他说。
他强调,收储制度改革取得的效果超出了预期。“多元主体积极入市,农民市场意识增强,价格是依靠市场形成的。”他说,2017年农业的政策导向非常清晰,即在总结2016年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吸收落实。不过,他也表示,农业供给侧改革不能复制工业品供给侧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在他看来,对于期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供给侧改革将给农产品带来价值和机会。“现在粮食价格有洼地的效益,玉米、稻谷可能会出现三至五年的牛市概念,从底部向牛市转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结构性机会。”李喜贵说。
同时,他表示,国产大豆熊市预期下有“独立行情”的可能性,基本价格是持续回落的状态。“这种独立行情的可能性值得关注,如果大豆改为和玉米一样的补贴政策,大豆能否在今年秋季享受财政奖补政策值得关注。”他说。
对于石化行业,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刘延伟表示,去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到3.8亿吨,中国能化产品的市场规模已经非常大,但是“十三五”期间可能更多的是调结构和增强竞争力,其间整个市场规模增长速度会放慢。
“现在整个原油价格下降,导致国内油气资源后续开发跟不上,投入在减少。”刘延伟坦言,今年一季度我国油气产量是下降的,说明将来的原油进口会增加。“从去年到现在,原油价格降幅达到50%,但下游石化产品价格处于高位,这导致下游炼化企业从去年到今年一季度的利润非常好。”刘延伟说,现在原油价格降到40—50美元/桶,MTO、MEG、CTL、SNG的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
在他看来,未来煤化工发展主要是六个结合,煤化工未来发展总的定位是,像煤制油、煤制天然气是国家技术上的战略储备,不会大规模推广,所以只能做储备。而煤制化品项目在“十三五”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现在在推进和建设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