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我国需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大宗市场
发布时间:2017-01-20  浏览次数:778
2017-1-20 来源: 期货日报
     期货日报1月20日报道:当前国内期货市场和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市场(下称“大宗市场”)中间似乎总被一条无形的线分隔在“课桌”的两边:一边是规模巨大、被视为循规蹈矩的“好孩子”——期货市场,一边是良莠不齐的“坏孩子”——大宗市场。身为“监护人”的监管层对大宗市场中的“坏孩子”也颇为无奈,不断伸手纠正其错误的发展路线。

    事实上,这两个市场的存在与发展的目的都在于服务实体经济,由于定位上的差别使两个市场走向分岔口,形成错位竞争。两个市场究竟有什么区别,大宗市场的发展之路在何方?1月13日,期货日报记者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期货证券研究室原主任廖英敏进行了专访。

    在廖英敏看来,是不是可投资的市场,是区别期货市场和大宗市场最显著的一点。从发展历史来看,我国期货市场是在现货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所提供的价格和价格变化趋势,可以及时指导相关商品的企业安排生产,同时为生产、经营企业回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提供服务,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于期货市场的交易机制和高杠杆的制度及需要投机者分担市场风险,期货市场是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可投资市场。

    我国长期以来就有大宗商品批发市场,现场、现货、现金的交易方式,是传统的大宗市场。随着我国建设制造业强国和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需要,传统的大宗批发市场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要求大宗市场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市场的交易方式、提升市场的服务功能,实现流通现代化,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廖英敏说,大宗商品市场既然是市场,就具有形成价格配置资源、指导生产的功能,而且形成价格的商品范围要远远大于期货市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更深度地融合大宗市场,近些年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发展较快,实现了交易电子化、信息化,发展成为集交易、信息、结算、物流服务于一体的平台经济,有利于制造企业产需衔接、降低流通成本。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是实实在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实体市场,是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且正努力向制造业强国发展。制造业生产使用的原材料是大宗商品,生产出的产品也是大宗商品,无论是投入还是产出,制造业都离不开大宗商品市场。

    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中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宗市场?廖英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需要的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实物流通服务的大宗市场。制造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需要大宗市场提供及时准确的价格信号和供求信息;制造企业生产需要的原材料,既要价格便宜,又要按时按量供应,需要大宗市场提供价格信息、购买场所、物流运输;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有大宗市场提供与需方衔接的平台、产成品及时运出、资金及时回收的服务。通过指导制造企业生产、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终提高制造业的竞争能力。

    目前,我国有许多从现货批发市场发展起来的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开展良好,如成立于2003年6月28日的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正如行业人士所说“全国糖价看广西,广西糖价看柳州”,柳州正是广西糖网的所在地。江苏无锡不锈钢市场、浙江余姚塑料城市场等许多从现货批发市场发展起来的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上不断开拓新道路,使服务实体经济不再是纸上谈兵。

    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从产生发展至今,从最初的中远期、即期、延期交易等几种交易模式不断发展成多样化的交易模式,在服务实体经济基础之上不断创新交易方式。廖英敏表示,大宗市场要进行创新,首先要明确大宗市场创新的目的——创新既是为了提高市场效率、最优配置资源,也是为了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如何通过创新提高市场效率?廖英敏具体解释道,有效率的市场形成的价格能真实反映供求的市场,需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及时公平透明的供求信息、集中大量生产与需求者进行交易,满足这些条件形成的价格,比较接近公允价格,交易方式应该根据这些原则设计和创新。提高流通效率应该是对相关流通资源的整合,将信息、交易、物流、资金各种资源最优组合到同一平台,使其各自发挥最大的功能和作用,将会大大提高流通效率,进而降低流通成本。同时,市场的利益也会从中得到回报,不用不规范地炒作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