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昨天看到一篇短文,题为《大摩石油交易业务斩缆》。2011年见顶后,商品市场整体呈现一顶低于一顶、一底低于一底的熊市形态,但究竟那是长期牛市的周期调整,抑或如假包换的结构性熊市,专家至今争论不休。
SMM网讯:昨天看到一篇短文,题为《大摩石油交易业务斩缆》。话说,摩根士丹利为缩减商品业务规模,决定以10亿美元将旗下现货石油交易业务卖给商品交易商Castleton。这宗买卖,把老毕的思绪带到近期大有起色的商品期货市场。
华尔街大行进军/撤离商品交易市场,跟商品价格周期有很高的相关性。美国和欧洲大型投行在始于2003年的商品大牛市期间,非但活跃于交易范畴,且大量投资商品基建,早就引起监管机构注意。
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商品价格跟随其他市场“插水”。然而,美国联储局为救市减息放水,加上海啸期间一度急升的美元重拾跌势,资金大举流入风险资产,商品市场遂再展升浪,直至2011年正式迎来熊市。
除了价格起伏,商品市场从2003年牛市展步至2011年见顶回落,中间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转折。正如前述,大型投行在商品市场的高度参与引起监管机构注目。英美既是商品期货交易的传统中心,亦是大部分顶尖投行的总部所在,接受英美监管理所当然,这正是涉及利率操控、违规销售的天文数字和解个案不绝于耳的底因。
在商品领域,针对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障的《多德-法兰克法》(Dodd-Frank Act),赋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广泛权力,大大提高了投行的合规成本(compliance cost)。考虑到利润空间不足以抵消成本和风险,投行近年大规模收缩甚至全面退出商品交易市场,相关资产能卖就卖。上述报道的大摩出售现货石油业务,只是同类交易的最新一宗。
牛熊争论不休
投资者大都善忘,不妨先重温商品牛熊。最近的一次商品大牛市始于2003年,在中国因素和美元弱势推动下,许多商品在随后四五年涨至前所未见的水平。交易所买卖基金(ETFs)的兴趣,更令过去难以接触期货和实体商品市场的散户,涉足其中易如反掌。
2008年金融海啸令商品价格一度急挫,但央行救市措施层出不穷,向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性,不少化作游资进军商品市场,带动整个领域再度起飞。然而,就像音乐突然停顿下来一样,2011年成为商品牛市的终站,至今未能摆脱弱势。
铜价2011年创出每磅4.65美元的历史高位;盎司金价2011年高见1920美元;银价曾触及50美元;白糖亦升至每磅36美分高位。周三,这四种商品分别报2.9美元、1200美元、16.5美元和13.5美分,与2011年不可同日而语。
2011年见顶后,商品市场整体呈现一顶低于一顶、一底低于一底的熊市形态,但究竟那是长期牛市的周期调整,抑或如假包换的结构性熊市,专家至今争论不休。
左右大局难以监管
投行算过账,监管地雷无处不在,继续经营商品交易业务,结果必然得不偿失,索性卖掉一了百了。然则,谁来接盘?答案是Castleton一类商品交易公司。论进取性,香港上市的嘉能可(Glencore,00805.HK),较买入大摩业务的Castleton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老本行商品交易,这些公司近年透过不断收购,陆续染指商品基建以至生产领域。以嘉能可为例,业务版图已扩张至铁矿石和有色金属,成为此等商品的主要生产商之一。
与投行不同,集实体与交易业务于一身的商品大行,总部多设在瑞士或亚洲,美国监管机构权力再大,要“动”它们亦鞭长莫及。嘉能可、Castleton及其对手皆坐拥丰厚现金,一边人弃我取,买入投行急于脱手的商品业务,一边趁商品熊市中还趁势收购因成本过高而无法生存的生产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目前除了活牛一类特殊例子外,大部分商品皆供过于求,交易大行虽然进取,但影响力尚未达到呼风唤雨的地步。然而,一旦供求关系逆转,小量额外供应已足左右大局,商品大行操控市场的能力,在牛市重临后将表露无遗。到其时,美国监管机构将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它们损害消费者利益。
一法生一弊显,《多德-法兰克法》面世以来,投行先后退出自营交易和商品业务,前者间接令债市流动性减少,令价格剧烈波动风险大增;后者导致商品市场一旦出现操控行为,美国监管机构必将一筹莫展。Unintended consequences(非存心为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