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有色指数结束回调,强势上扬,周五收于2910.05,基本收复了指数前两周的跌幅。
铜:上周沪铜一改振荡偏弱态势,于49000元/吨附近企稳并大幅拉升,再度冲高至50000元/吨上方,周涨幅2.85%。 自由港公司称将很快与印尼政府签订谅解备忘录,铜精矿出口将很快恢复。 加上我国6月精铜产出增幅9%,后续精铜产出仍有提高的可能,显示铜供应端前景仍为增加趋势,令铜市场压力增加。 而目前铜终端消费平淡,空调生产已转入淡季。 因此,沪铜反弹至目前50000元/吨以上价位,压力或再度显现,进一步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并不大。
铝:上周沪铝重心再上一层楼,有效突破14000元/吨后,在14000—14225元/吨高位振荡,连创新高。 近期库存加快下滑,以及国外现货溢价抬升,带动短期铝价走势偏强,但预计高产能及高供应将压制其反弹高度。
锌:上周沪锌强势格局依然十分凸显,连续攀升,最高价为17375元/吨,再创近三年来新高,且周五收于17350元/吨的高位。 远期锌矿供应趋紧的确定性较强,对多头资金的持续介入继续形成推动,有望推升短期锌价维持偏强态势。
铅:在原料紧张、铅企持续亏损下,国内精铅供应释放继续受阻,河南、福建等地区的部分铅企目前仍处于检修减产状态。 但整体金属全面上涨,带动铅企业于25日上调价格意愿大幅提升,推动了当日沪铅突破原有的振荡区间,向上直冲涨停板,沪铅创下近一年来的新高。 目前需重点关注在铅企预期向好下,终端下游企业是否开始进行电池补库动作,若下游得以配合,则铅价上行有望持续;若下游未能配合,则铅价上行高度或受限。
目前来看,国内外宏观面稳中向好,对有色指数仍形成支撑。 品种上分化态势或将延续,铝锌铅短期将维持偏强格局,但主导指数的铜,其价格表现将逊于其他金属。 基于此,预计有色金属指数短期高位振荡略偏强,上方或将受到前期压力的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