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 中国有色金属报
12月2日,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海南三亚正式起航,执行中国大洋第30航次科学考察任务。
本次考察任务为期180天,航程约1.9万海里,主要目标是履行《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 该合同于2011年底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与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签订。
按照该合同要求,未来15年,大洋协会将履行开展西南印度洋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合同区内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兼顾环境、生物多样性、生物基因资源和非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等调查。 国际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由海底热液作用形成,富含铜、铅、铝、锌、金和银等金属,主要分布于大洋中脊区域,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20米中深孔岩芯取样钻机,将作为主要设备之一执行本次大洋科学考察任务。 参航时间为2014年3月到5月,主要是对西南印度洋海底表面的多金属硫化物进行取样,对其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为我国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勘探和区域放弃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和重要支撑。
近年来,长沙矿山研究院海洋所自主研发或与其他单位共同研发的一系列深海钻机,在国内同等装备中处于领先地位,已经成为中国主要大洋科考船上的必备装备。 其中包括深海1.5m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从2011年开始,已经连续参加了“海洋六号”科考船大洋23航次、大洋27航次、大洋29航次的中国大洋科考航次,共计完成深海富钴结壳资源调查站位160多个。 我国今年顺利获得由国际海底管理局批准的西太平洋面积为3000平方公里的富钴结壳资源专属勘探矿区,成为世界上首个就3种主要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均拥有专属勘探矿区的国家,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海洋六号”深海1.5m钻机功不可没。
此外,长沙矿山院研制的深海5m钻机也顺利完成了由中科院海洋所建造的“科学号”科考船的大洋航次海试任务,预计明年将执行大洋科考任务。 至此,长沙矿山院研制的深海1.5m钻机、深海5m钻机、深海20m钻机在我国目前最先进的三条大洋科考船“海洋6号”、“科学号”、“大洋一号”上,作为主要或者重要设备,已经或即将参与中国大洋科学考察任务,为我国大洋科学考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