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 桑晓霓
近日,美国国际集团(AIG)向一个中资财团出售飞机租赁业务的交易几近停滞,这是近年来第三次中资竞购此类资产遭遇失败。
在这一并购案中,中资企业发生了分裂。 而在其他并购案中,潜在购买者既包括不知名的企业,也有知名银行,并购失利的问题则在于审批、融资方面或者担心购价过高。
比如,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曾对购买苏格兰皇家银行(RBS)飞机租赁业务开出过最高竞购价(比其他竞购者高出2.4亿美元),尽管国开行认为这一交易不可能审批成功。 一家曾竞购豪客比奇公司(Hawker
Beechcraft)的中国企业最后未能筹到并购款,还极力要求拿回5000万美元的违约保证金,但最终没有成功。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还曾两次竞购淡马锡(Temasek)出售的一家印度尼西亚银行,最终该银行被马来亚银行(Maybank)购得。
一些投资银行家曾将自己与潜在中国资本和企业买家的密切关系当做向西方客户炫耀的资本,但是现在,他们“炫耀”这一点时也不那么有信心了。
事实上不应该这样。 中国有大量的资金,从缺乏的自然资源到主要的前沿技术等都包括在内。 如果要转变为消费主导型经济,就需要提升制造业的品牌和设计。 中国国内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即使产能过剩不是问题,利润却较为微薄。 相比较之下,海外市场的吸引力对中国企业来说就大得多。
然而,在并购方面,显然中国企业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现在看来,只有资金和野心是不够的。 一名曾受雇协助一家中国的银行收购俄罗斯银行的顾问曾询问该有望成功的买家银行,有没有会说俄语的人,结果被告知没有。 也就是说,即使审批和融资没问题,但在某些看不见的方面,文化因素是个障碍,而语言只是其中之一。
此外,中国国内几乎没出现过什么真正的并购案例,多数企业对于如何完成并购也没什么实践经验。 此外,除了少数科技企业,中国公司缺乏头衔为“首席战略官”的内部专业人员来思考这些问题。 且在许多情况下,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时会遭遇敌意和排外情绪。 比如双汇国际(Shuanghui
International)对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47亿美元的收购交易就引起争议,还曾被挟持为美国“分肥政治”的筹码。
当然,在有些领域中,中国企业也曾成功完成了并购。 根据Dealogic的数据显示,石油天然气和采矿业,占2000年以来所有并购交易的一半以上,在中国3680亿美元对外投资交易中占近2000亿美元。 基本上,所有这类交易的背后都有政府支持的影子。 这些交易是由国有企业发起的,它们可以从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获得有利融资,而这些政策性银行的资金都来自政府。
到目前为止,多数成功的收购方都是有政府支持的国有企业。 展望未来,下一波并购潮的参与者中可能会有更多民营企业——特别是本质上更全球化的科技企业,而交易的规模则会小一些。 这类并购交易很可能更多地以欧洲企业、特别是德国企业为目标,而不是以美国企业为目标。
许多参与其中的中国和外国相关人士都相信,随着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和机构投资者把目光投向海外——尤其是投向美国,另一类大规模收购将会是房地产收购。 房地产项目在中国相对容易获得资金和许可,而在美国则往往只是个简单的手续问题。 美国西海岸美迈斯律师事务所(O'Melveny & Myers)律师赵宏绚(Howard
Chao)表示:“并购是最难以成功的对外投资方式。 你必须快速行动,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并获得相应许可。 相比之下购买大楼要容易得多。 在买楼的过程中可以迅速调配资金,而且通常没什么政治问题。 另外,中国企业的组合投资规模都较为巨大,并购在中国资本流出中所占比例将会缩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