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9日 中国新闻网
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影响,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陷入低潮,铜、锌、镍等主要产品价格下降,行业利润明显下滑。
面对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中国一些铜冶炼企业加快了开掘国内资源的步子。
“只有从内部找资源才能盈利。 ”在北方“铜都”赤峰,中国有色集团旗下的富邦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刘峰告诉记者,进口原料的加工费低,检验误差较大,影响了企业的盈利。 多购买国内铜精矿,成为公司保效益的重要手段。
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强与国内铜矿的合作,已与8个省28家铜矿签订了供货合同。 此外,还向政府争取矿权,以利用当地铜资源。 2013年,其进口原料占比有望从2012年的37.68%降至16%。
事实上,“向内”挖资源的必要性在2010年已初露端倪。 当时,铜冶炼企业实现利润呈现下降趋势,在没有自备矿山原料或比重较小的企业中,下降幅度更加明显。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挖掘国内铜矿潜力并非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计。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指出,冶炼原料的对外依存度偏高,产业链不协调,已成为中国铜工业的突出问题之一。
据世界金属统计局数据,2001-2010年间,中国铜需求量以15%的年增长率递增,而铜精矿生产能力却和冶炼能力不相称,难以满足需求。 2010年,中国铜精矿产量缺口增大至300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以上。 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资源战略研究中心预测,这一数字还会上升,可能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高依存度背后突出的供需矛盾,部分源于国内矿山建设的相对薄弱,铜矿业严重滞后于冶炼和加工业的发展。 因此,为提高铜精矿的供应保障能力,需要加大国内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快建设重点铜资源工程。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张苺认为,根据2010年铜资源的施工和勘查成果,预计到2015年,中国查明铜资源储量仍将大幅度增加。 其中,西部地区增长潜力最大,西藏等地或将成为铜精矿的主要新增产量大区。
要解决冶炼原料自给率低的问题,还要控制冶炼产能的过快扩张。
工信部在公布上半年有色金属运行情况时指出,冶炼行业产能过剩,行业效益大幅下滑,已成为有色金属行业整体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 这一方面导致大量冶炼产能被闲置,一方面又加剧了供需矛盾。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主任陈甲斌建议,针对这一问题,应当推动国内铜冶炼企业的兼并重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从全面、协调、可持续角度出发,正确引导铜冶炼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