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9日 中国有色网
目前我国铜工业规模日益扩大,产能、产量均稳居世界第一,且份额呈继续扩大态势;但总体我国铜工业发展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专家认为,我国铜工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面对今后成本不断攀升,市场价格低迷,需求增速放缓,新增产能快速形成等严峻形势,业内要保持清醒认识。
产业结构有向好趋势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认为,当前我国铜工业产业结构有向好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矿山和加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冶炼行业投资出现大幅下滑,行业发展正逐渐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发展。据统计,2012年铜矿采选施工项目44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05亿元,同比增加6.02%;铜冶炼施工项目229个,完成固定投资222.0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88%。铜压延加工施工项目49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8.13亿元。
二是矿山原料供应增长快于冶炼增长,自给率有所提升。2003年以来,由于铜价大幅上涨,带动了新一轮矿业投资热潮,一些以前品位较低的矿石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同时开采工艺的技术进步与装备的大型化也使得现有矿山开采能力大幅增长,致使矿产品的增长速度逐步快于冶炼产品的增长速度,供应缺口在2012年呈现缩小态势。
三是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2012年排名前5的精炼铜省份,精炼铜产量达到38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6%,较2011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2012年排名前5的精炼铜企业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8%,与2011年基本持平。其中:江西省铜精矿产量突破30万吨,精炼铜产量突破100万吨,铜加工材产量突破200万吨,是铜产品生产最大的省份。另外山东省的精炼铜和铜材产量也继续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
铜工业未来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今年一季度,我国铜工业市场价格仍在低位震荡,企业生产经营仍比较困难。专家认为,铜工业未来可持续发展还将面临严峻形势。
一方面,技术进步和替代将较大幅度减少单位产品对铜的需求,业内也不应对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拉动需求过于乐观。有关行业调研显示,当前家用1匹空调每台需要使用铜管及其制品折合铜金属量同20世纪90年代比已减少了40%;在城市电缆行业“以铝代铜”普遍存在。专家认为,业内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充分认识相关产品技术进步和材料替代对铜需求大幅减少的深刻影响。
专家分析认为,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常用铜消费领域已处于基本平衡状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发应用据相关机构测算也只有几十万吨级的总规模;以拆旧建新为主要方式的大规模城镇化建设对铜需求的贡献也很可能有限,因此,对铜消费增长不能盲目乐观。
另一方面是人民币对内通胀对外升值,国际上铜产品供应相对宽松,将制约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从而大幅度减少我国铜的表观消费量。
重视发展方式转变对铜消费产生的影响
我国铜消费已连续多年处于高位,专家认为,国内转变发展方式,将促使铜消费强度快速下降,铜短缺局面缓解。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国内发展方式转变可能对铜消费产生的影响。
专家分析有关统计资料认为,1960年至1990年我国表观累积消费精炼铜1257万吨,仅占同期世界总比例的4.99%;1991年至2011年累积消费达到了6085万吨,占同期世界总比例的19.56%。2011年我国单位GDP精铜消费强度接近世界平均的7倍、是美国的8倍以上,人均精铜消费接近世界平均的两倍、同美国相当。
专家分析,假设转变发展方式使我国2020年精炼铜消费强度达到2011年世界10个消费地区(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意大利、中国台湾、印度和巴西)平均水平的1.5倍,即使我国GDP总量达到15万亿美元(比2010年“翻一番”),年精炼铜消费量也只要800万吨。同美国2011年GDP总量15万亿美元仅消耗精炼铜175万吨比,仍是其4倍以上。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建成和在建(含扩产改造)铜冶炼产能已超过200万吨、国外约100万吨,国内拟建产能接近200万吨。整体上呈现2008年金融危机前我国铝冶炼业的发展态势。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金属部副主任段绍甫认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随着社会使用累积量的不断增加,工业化后期,其消费量主要靠再生利用来维持,因此,结合我国发展阶段实际需求预测,理性判断我国铜消费趋势,是实现铜工业科学发展的关键。
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强化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铜工业资源控制力弱、对外依存度高,科技创新力不强,高新材料生产研发与发达国家尚存在差距。专家建议,我国要在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构建技术引导型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努力,推动转型升级。
一是提高资源保障程度。我国铜企应加大勘查力度,争取资源储量较快的增长;要积极参与国家有关部门对指导中低品位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工作,争取较为有利的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要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开展国际合作,通过“走出去”获得更多更可靠海外资源等。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段绍甫认为,随着矿山品位的逐步下降,铜精矿的品位和组分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必将给正常生产带来深刻影响。相关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上限提取科技发展基金的比例,不断提高争取享受国家有关激励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即将发生的深刻变化早做准备。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用”合作和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等措施,把发展重点立足于技术创新,并下大力气进行创新技术的产业化,通过产业化不断完善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