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国内外宏观面下的金属价格
发布时间:2013-05-13  浏览次数:731

                                               2013年5月13日  腾讯财经

    【宏观面分析】

  【中国】
  5月10日,央行发布《201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称,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3.2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个和3.3个百分点。 5月12日,曾任世行副行长的林毅夫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作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演讲,认为中国经济未来20年有年均增长8%的潜力。林毅夫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会超过150家,而美国企业可能会降低到100家以下。据林毅夫介绍,当前美国经济存在不小的泡沫,真实的失业人数比率远超统计数据。美国道琼斯指数前不久创出历史新高,但是其实美国经济还没有达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由于美国失业率统计样本不考虑连续数月领取失业津贴的人数,所以,真实的失业人数比率要高出公布数据很多。

  【美国】
  据华尔街日报11日报道,美联储高层已经在筹划退出债券购买计划的策略,该策略将力争保持政策灵活性,同时对极难预料的市场预期进行一些控制。美联储高层目前仍在讨论启动相关措施的时机,相关细节并未有所透露。不过经济学家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开始逐步削减月度购债规模。

  【欧洲】
  为期两天的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1日在英国白金汉郡结束。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和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成员国同意推进银行改革,建立机制解决银行“太大而不能倒”的问题。美股连续的新高使得市场的风险警惕性增强,这直接使得市场短期内的分歧及预期可能增大,特别是正逢美联储可能开始退出QE及货币收紧的时候。在实际推出QE前,美元突破性上涨的可能性仍然不大,而宏观面的利好仍可能对于有色价格起到支撑,因此铜价仍然处于反弹震荡之中,其它金属价格静待数据指引。
分析师看中国4月M2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公布,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929亿元,基本接近此前路透8,000亿元的调查中值;当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6.1%,路透调查中值为15.5%。
  央行数据并显示,中国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6.55万亿元,同比增长14.9%,与14.9%的路透调查中值完全吻合。
  此外,初步统计显示,4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75万亿元,同比多增7,833亿元,不过较3月明显下降。
  主要数据:
  --中国4月社会融资规模1.7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833亿元
  --中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929亿元,路透调查中值为8,000亿元

  以下为市场人士的评论:

  --上海社科院经济景气与预测研究室主任 刘熀松:
  4月份M2的增速虽然同比增速超过16.1%,但从绝对额来看,绝对额环比是下降的,这反映了高增速有去年基数较低的原因,同时绝对额下降也能和存款,贷款环比减少的数据相吻合,显示目前货币政策实质还是较为偏紧的。
  但这种实质偏紧的政策并不会给经济基本面带来过于负面的影响,因为结合M2的绝对额来看,货币供应量并不低,总体来说,监管层目前对货币供应比较谨慎,保持相对稳定。
  需要注意到M2和M1之间增速差异的加大,这显示部分资金没有进入到实体,而存在空转的可能,这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利的。

  --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 王洋:
  4月份M2和贷款增速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外汇占款和热钱的原因,当然去年4月份是M2增长的低点,同比增速较高也有基数的影响。存款负增长,应该还是比较正常的反应,每个季初的月份,居民户的存款都会有所减少,季节性地流出银行体系。
  至于对通胀的影响,M2的增速较高,确实会提高通胀预期,但这个影响会有时滞,且如果后期资本流入控制较好,更不会对通胀立即形成压力。
  同样,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的环比减少,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预期也较小,因为在存款负增长的情况下,4月贷款增加了近8,000亿,规模还是不小的,对经济的影响会比较平稳。

  --光大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 钟正生:
  4月M2增速远超年初制定的增速目标13%,央行说“要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并非空穴来风。不过,当前最大问题在于,货币政策传达受阻,信贷支持实体效应不彰。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就是:4月中长期贷款在全部新增信贷中的占比略超一半,但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在全部新增信贷中的占比仅为22%。
  而信贷数据的话,表内还算符合季节性规律,不过表外融资扩张依然迅猛。在外资流入迅猛的背景下,只会被动加大流动性对冲力度,因此不太赞同市场上的降息逻辑,未来货币政策的话,维持货币市场流动性平稳即可。
  此外,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够大,外资是否持续流入尚待观察,物价对需求扩张的弹性仍然很大,通胀反复风险会否加速来临也需观察,所以,货币政策以稳为主方是上策。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鄂永健:
  4月新增贷款符合预期。贷款结构中,个人中长期贷款增长比较多比较符合预期,前期楼市成交量回升,住户贷款随之增加;对公贷款中,企业中长期贷款融资需求仍不强,票据多了。总体来看,中长期贷款占比说明实体经济还不是太好。
  存款和货币供应有点超预期。以往单季第一个月,有时存款会减少上万亿,4月才减少了千亿。货币供应比较多,因该跟外汇占款增加比较多直接相关,从即期汇价的走势看,也是类似趋势;社会融资总规模也还是可以的,延续了之前的趋势,非信贷融资比例仍比较高,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还是有的。预计5月新增贷款或还在七八千亿,6月略多;结构上,还会维持当前局面,中长期贷款应该还是起不来。
  货币政策应该会中性吧,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内都不动。央票存量也不多,还是有操作空间的,还不需要上调存准率。假如流动性持续增长,管理层应该会加大公开市场回笼力度,期限长的央票品种也可能会发,以锁定更长期限。
  当前经济应该不支持人民币大幅升值了;扩大人民币波幅,现在不是好时机,升值预期强。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首席金融市场分析师 李刘阳:
  M2超预期说明境外资本流入的压力依然比较重,如果要完成控制M2增速在13%以内的目标,剩下几个月央行就需要更紧一些,但目前的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央行收紧,所以暂时还是需要维持一定的货币投放量。
  观察本外币贷款的具体,我们发现人民币贷款增加较多的是居民户贷款。现在流动性很松,但企业融资成本却不低,调降指标利率的作用可能还不如调低资金市场的短期利率,比如央票或正回购利率。因为有约半数的社会融资属于非贷融资,所以融资成本和货币市场的利率更有相关性。
  至于降(息)还是不降,或者什么时候降,就要看二,三季度实体经济的表现如何了。今年年初以来,社会融资一直处于高位,但是制造业因为产能过剩等原因一直表现得较疲软。
  但房地产一季度的销售情况还可以,如果能带动开发投资加速的话,中游的需求还是有可能被带起来些的。假设总需求企稳回升,那么货币政策暂时也就不需要调整了。

  --申银万国宏观首席分析师 李慧勇:
  在所有的数据里面有一个数据是比较重要的,就是M2。M2大幅超预期。和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导致的货币被动投放有关系。由于通膨在低位,增长比较疲弱,从经济需要来讲,货币政策应该保持中性偏宽松的格局。而出现外汇占款大幅流入的现象,我们要做的是疏堵并行,避免货币过多冲击。
  疏在于藏汇于民,增加企业和居民走出去。企业对外投资、QDII2等。另外要通过合适的途径降低投资资本收益预期,可以考虑降低利率降低(国内外投资收益)利差,来分流一部分压力。第三可以放开汇率浮动范围,形成有涨有跌的预期。
  降息不好说,它(央行)怎么想怎么做,可能是个政治决策。作为理性分析能够按照上述三项去做,肯定能够分流货币压力。

  --南京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 张兰:
  贷款数据还好,和市场预期的差不多。社会融资规模环比下降可能跟表外理财的管理加强、清理非标的融资项目有关。另外4月发债量也少了,债市的监管风暴没有结束,企业发债的发行规模下来了,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50%,票据融资增长的比较快,结构还算中规中矩,外汇贷款增加还是比较多,还是和套利资金有关,赌人民币升值。
  在货币政策上,应该还是会维持目前的节奏,公开市场保持操作力度,该对冲就对冲,而利率政策上,是否会降息有较大不确定性,目前来看时机并不是很好,但如果选择降息,不对称降息的可能性更大,降贷款利率不降存款利率,可能是更合理的选择。

  --广发银行高级交易员 颜岩:
  4月M2同比增速继续保持较高位置,远高于13%的目标,结合近期外管局和央行政策的调整,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在数量调控方面会继续保持适当力度,对冲过剩的流动性还是政策的主要目的。
  新增人民币信贷方面基本符合预期,不过此前公布的其他数据显示经济复苏的趋势依然较弱,而且这种慢复苏状态短时间无法改变。但从之前传出中国可能会容忍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来看,调整经济结构或是未来重点,所以货币政策应该难见明显放松。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 温彬:
  3月受季末效应影响往往M2会降些,4月会再反弹点儿,但16%增速还是高了,对未来通胀和货币政策调控空间都有影响。总体来说市场流动性还是比较宽裕的,主要是外汇占款持续居于高位,货币市场投放量较大的缘故。
  实体经济还是偏冷,贸易还有一定虚增成分,政策怎么调、要不要调、往哪个方向调都值得深思。去年一季度经济表现弱于预期后,发改委四五月间开始大量批项目,现在又到了这样的时候,目前在政策层面是比较纠结的。
  降息也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因为拿到钱的大企业没有那么多地方可投资,往往会以第三方贷款等途径再贷给别人,而实际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还是没有钱。未来还是要寄希望于改革。

  --南京证券宏观分析师 张文刚:
  从4月份的数据来看,高于市场预期,M2增速16.1%,还是比较高,结合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略显乏力的状况来看,其实货币流动性并未对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支撑,这无疑就加大了未来宏观经济的泡沫风险。
  此外,从信贷数据本身来看,也是增长幅度比较快的。央行刚刚公布的货币政策报告,稳健的基调并未改变,而且提出要保持贷款适度增长,再加上央票的操作,本身也释放了央行货币政策谨慎的态度,由此来看,5月份的信贷规模相对可能会有所缩减。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市场部首席分析师 李志强:
  与之前不太乐观的经济数据来看,4月的货币供给增长和信贷增量,还是相对积极和乐观的。货币政策方面,短期内还看不到变化的预兆。但放眼到更长时间,比如说年底前,我觉得降息有必要,但准备金率变动可能性不大。
  在降息问题上,从内部环境讲,国内经济增长不理想,金融有稳定经济,防止其进一步下滑的需要;从外围变化来看,降息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中国虽然在短期性有一定自主性不去跟随,但外围宽松带来的资本流入压力等也不能不考虑。在此情况下,我认为最早今年三季度就有可能见到降息。
  至于近期讨论比较多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应对流动性过多问题,我觉得可能性不大。一是公开市场操作还有很多工具,需要继续观察回笼的有效性;二是提准虽是数量型调控,但毕竟是向着紧的方向去的,有点不太符合一直强调的“中性”政策基调。

  --国开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杜征征:
  M2的增速比较高,不过新增贷款还是符合预期的,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占比较上个月几乎没变化。央行昨天发布了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内容可看出经济弱复苏,但未来通胀存在压力,所以货币当局要保持货币环境的稳定。
  本周央行重启央票发行,亦或是在经济和通胀两难境地中,比较稳妥的管理流动性的举措,目前看,我们还不认为这是一种紧缩政策。预计短期降准、降息可能性都不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张永军:
  从M2的增速看明显加快,且新增人民币贷款亦不算低,一方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货币投放明显加快,同时也与跨境资金流入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增加有关。且结合4月份的其它经济数据,虽然经济不是很好,但复苏格局基本确立,“至少没有向恶化的方向演变。”预计货币政策短期松动的可能性并不大。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胡月晓:
  货币增长再超市场预期,显然是热钱流入的结果。在防风险和调通账预期的政策主导下,信贷适度增长的意图得到了认真贯彻,信贷增长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伴随货币当局对热钱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在公开市场上操作力度的加大,未来货币增速会缓慢回落。
  由于信贷增长比较缓慢,热钱推动的货币增长难以很好的贯通到实体经济领域,货币增长对经济作用并不能得到体现,反使资产领域泡沫持续,货币分布更不合理,货币调控难度加大。
  在信贷得到控制情况下,非银行融资市场发展较快,脱媒化现象发展较快,市场发展初期过快发展常有风险过快积聚现象开始出现。随监管对风险的重视,未来增速或放缓。
**相关背景**
  --其他国家轮番降息,中国经济复苏迹象不明,内忧外患导致中国央行只能静观其变。其最新货币政策报告表示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不变,对通胀的措辞则略有缓和。同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关注企业杠杆和地方政府负债。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预计,较宽松政策和换届效应等因素,将支持二季度中国经济稳步小幅回升至8%,基本接近现阶段潜在增长水平。货币政策应坚守“稳健”,总体保持“中性”,根据外汇占款变化、市场资金需求变动等方面的情况,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保持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
  --中国央行官员周一对路透表示,是否调整利率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必须要综合考虑物价、经济活力和流动性三方面的因素;而利率市场化也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一种手段。
  --随着越来越多外国央行出台宽松政策,坚挺的人民币正引发热钱滚滚而来。为对冲被动增加的流动性,中国央行周四重启了睽违近一年半的央票发行,规模为100亿元期限三个月,发行价格99.28元。
  --虽然食品价格上涨推高中国4月CPI,但涨幅基本在市场预期之中,通胀仍不构成当前中国经济的威胁;而工业品价格的持续回落再度暴露需求面偏弱的问题,为国内经济复苏蒙上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