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日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为及时了解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复工复产情况,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于2月12日起建立了“企业复工复产情况通报”制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第一时间与铜业分会所有理事单位,尤其是生产企业建立了联络机制,对24家铜冶炼加工生产企业进行了统计。统计涉及国内铜冶炼(粗铜)产能731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82%;精炼铜产能999万吨,占全国精炼产能的86%;铜加工材产能(含铜杆)76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能的40%;企业职工约19万人。
现阶段铜企业运行情况及主要问题
铜企业已逐步复工,复工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铜业分会各理事单位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制定了相应防控措施,多数理事单位企业尚未发现确诊病例(湖北企业除外)。同时,按照地方政府关于延迟复工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除铜冶炼企业外,大多数铜加工和再生企业不同程度地延迟了复工日期。从统计数据看,截至2月20日,铜业分会24家铜冶炼、加工业,除1家未复工外,其余企业均复工复产。其中铜冶炼企业复产率达100%,产能利用率(较正常时期)70%-80%。从企业类型看,大型企业,尤其是产业链相对完整、配套体系相对健全的企业,产能利用率较高,个别企业产能利用率接近正常时期水平;铜加工企业总体复产率达到88%,最晚复工企业,也已于2月18日复工,产能利用率(较正常时期)50%。从复工企业类型看,大型铜加工企业复工较早,但受到返岗人员限制和下游消费的抑制,总体产能利用率都不高。
行业企业反馈的物流受阻、人员返岗率低的情况逐步缓解
在2月12日统计初期,各理事单位企业反馈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流受阻,随着疫情防控的升级,各地采取封路限行、交通管控等措施控制疫情,跨省、跨区公路运输不畅,导致产品、原料、硫酸、物资等运输困难;二是员工无法完全到岗,职工返岗率低,浙江、广东等部分地区的加工企业,由于省外用工人员较多,导致一些企业职工返岗率在统计初期仅为30%,部分冶炼企业也出现了用工不足的情况;三是资金周转紧张,返款率低,产品销售及资金占用压力大,受疫情影响,铜下游企业及用户复工率较低,造成产品库存出现一定积压情况。在前期可以复工的企业,多数远离消费区域,但受疫情影响,产品物流运输不畅,导致无法及时交付客户,货款回笼难度加大,资金压力徒增。另一方面,少数企业反馈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不足等问题。在统计反馈问题中,物流受阻反馈率达90%;人员返岗率低反馈率达60%,企业资金问题和硫酸销售问题反馈率30%。但随着疫情控制的深入和相关政策的出台,目前物流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企业反馈的部分地区物流问题也已逐步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产情况和产能的逐步恢复,硫酸销售困难和企业资金紧张问题成为现阶段的突出问题。其中,硫酸销售问题反馈率已由统计初始的30%上升至目前的80%以上,主要原因是下游化工企业开工普遍延后或减产,硫酸作为特殊产品销售压力陡然加大,且湖北地区是重要的流通酸消费地区。目前,铜、铅锌冶炼企业普遍存在硫酸涨库的风险,已有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或计划开始压缩产能,从而减少硫酸的库存压力。
企业资金周转问题和进口原料到港问题正成为新的关注点
受疫情影响,供需两端受挫,市场预期不旺,有色金属价格疲软,企业资金越发紧张。一方面,产品销售问题导致资金回笼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前期的信用证、押汇及贷款需要支付,银行或将收贷,两端都挤压着企业的资金。因此,近期生产企业比较集中地向铜业分会反馈了该问题。
我国是铜原料进口大国,约有80%的铜原料需要依赖进口解决。2019年,我国进口铜矿实物量总量为2100余万吨,平均每月约有190多万吨的进口量。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已构成PHEIC(即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部分企业向铜业分会表示,一些国际供应商相继宣布,受不可抗力影响停发进口矿。如果疫情在短期内不能结束,或世界卫生组织继续延续PHEIC的判断,中国铜冶炼企业将有可能不得不面临无原料可用的境地。或将出现竞相压价采购原料,加大进口原料谈判的难度。
总体上看,铜行业企业对疫情防控工作都做得比较到位,大型铜骨干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基本平稳。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以及一系列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落实,在疫情控制初期暴露的物流受阻问题、人员返岗问题逐步得到缓解。而铜行业自身存在的结构矛盾诸如硫酸产能过剩、原料采购压力等问题在此期间愈发凸显。
对铜企业下一步应对措施和今后行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是企业要做好复工人员的疫情防控。前阶段,铜企业疫情防控较好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冶炼企业多数雇用了本地职工,且部分企业采用了封闭化管理。加工企业复工率较低,同时复工初期多为本地职工坚守岗位,因此总体疫情控制情况较好。但随着外省职工的逐渐返岗复工,尤其是铜加工企业复工率的逐步提升(相对人员密集型),大量职工开始返岗,加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
二是企业应强化防范资金风险。从目前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资金问题应成为各企业现阶段的防控重点。尤其是中小型冶炼企业和民营企业,要注意产品滞销导致的资金回笼出现问题,以及与银行之间的信贷风险防控。要及时与当地政府和银行保持良好的沟通,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同时,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保证信贷资金的支持,对授信内存量业务予以续作,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不改变增强授信担保条件,从而变相限制使用授信,对企业复工予以资金支持。
三是继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除了物流、人员返岗情况成为疫情防控期间的不可抗力外,企业当下遇到的硫酸销售困难、进口原料采购困难等问题,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出现,疫情发生后,只是更加凸显了这些矛盾。因此,从行业健康发展角度看,当下中国铜冶炼产能已经接近饱和,原料供应矛盾日益凸显,下游副产品硫酸供应严重过剩。同时,冶炼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压力也日益显现,因此严控新建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应成为全体铜行业企业的统一认识。同时,行业协会应继续向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发出声音,通过政策引导,抑制各省(市)新建冶炼产能的冲动。
四是加快自救同时不忘转型升级和新机会。从目前情况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相信未来几个月,随着疫情防控的逐步解除,铜消费短期会出现大幅增长。同时,国家为拉动经济,全国各地将涌现出更多的政策利好机会。因此,企业要积蓄力量,保持敏锐的嗅觉,迎接新机遇和新机会。企业经营者要有创新经营思维,谋划更长远的发展规划。就铜行业发展来讲,有条件的矿山企业应大力发展智能矿山,推进无人化开采;冶炼和加工企业在发展智能制造方面则是未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
疫情过后,一切恢复常态。现在,既不要低估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更不要高估了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一定要认识到危机之后充满机遇,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迎来曙光。(作者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