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日12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自2020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每日通报疫情数据,绘制确诊病例行动轨迹,运输社会医疗物资,推广应用“绿码”通行,凸显了大数据在特殊事件下的预警、监控及防范作用。铝行业受疫情影响,在物流运输受阻、原燃物料供应紧张、下游铝加工企业复工率和出口率不高、铝产品库存积压等因素影响下,铝市场行情跌宕起伏,说明铝行业应对特殊事件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其中一个原因是行业数据不集中,铝企业对市场供需变化不敏感,生产和营销策略调整滞后,所以要学习借鉴大数据疫情防控的经验,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时关注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生产经营节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疫情影响下铝行业暴露出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经济和各行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对铝行业的影响较重,同时也暴露出铝行业的一些问题:
一是产业链上下游产能不匹配。我国铝行业产业链“矿山—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相对比较完整,但是在铝土矿资源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因素影响下,产业链上下游存在着产能不匹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上游铝矿石依赖于进口,中游氧化铝和电解铝存在产能过剩风险,下游铝产品出口萎缩,且产品结构不合理。2019年,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分别约为7200万吨、3500万吨,按照2吨氧化铝生产1吨铝测算,国内氧化铝和电解铝供需基本平衡,但2019年底,国内氧化铝建成产能突破8700万吨,产能增加20%,存在过剩风险;而2019年国内铝矿石产量仅7500万吨,无法满足氧化铝生产,全年进口铝矿石超1亿吨;铝材全年产量同比增长7.5%,出口量同比下降1.6%,出口总额和单价同比下跌,呈现量价齐跌态势。同时铝行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基础产品产能过剩却“热情不减”,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却“鲜有人问津”。
二是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传导滞后。当前,氧化铝和电解铝主要产能集中在行业寡头手中,信息相对独立,所以铝行业中游数据难以精准统计,信息相对滞后;铝行业上游的国内矿山受环保督察、地方环保政策等影响较大,进口矿受所在国政策变化、海运时间长等因素影响较大,对信息传输效率的要求很高;下游铝加工企业竞争激烈,停开工随机性较大,再加上中小企业较多,市场数据不集中,电解铝企业很难及时了解下游市场信息。比如今年疫情暴发后,电解铝企业按照年初目标一直在满产高产,没有及时发现下游铝加工受疫情影响开工率低的问题,导致供过于求,铝库存积压严重,这也说明铝行业中下游的信息传导滞后。
三是缺乏统一的行业物流运输平台。氧化铝和电解铝行业寡头各自拥有物流运输公司,但是物流运输都依赖全国的铁路系统和民间车辆,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一方面是国家铁路系统信息不公开,企业无法了解铁路运力情况,导致疫情暴发后原燃物料运输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民用车辆司机受疫情影响无法工作,具体影响程度无法统计,导致公路运输无法保证。同时原燃物料供应商的开复工信息无从得知,行业市场恐慌导致价格大幅波动,这充分暴露了铝行业没有统一的物流运输平台的弊端,由于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以及原燃物料供应商等信息不集中,无法及时了解物流运输行业和原燃物料变化情况,导致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四是企业经营缺乏大数据支撑。国内铝行业寡头既有央企,也有民企,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营原则和关注点不同,尤其是对市场的判断没有集中有效的大数据做支撑,导致经营策略有所不同。比如面对此次疫情,央企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所以把提高经营质量,防范经营风险放在首位,以中国铝业一季度报为例,虽然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但是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加26.22亿元,有息净债务较年初下降8亿元,充分体现了防控风险的原则;而民企坚持的是高风险高收益,以山东宏桥一季度报为例,虽然应收账款由年初的104亿元增加到113亿元,短期借款由年初的202亿元增加到246亿元,经营风险加大,但是净利润却同比增长43.88%。这两组数据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经营思路,但都需要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判断宏观经济和行业市场形势,而当前铝企业的数据主要依靠安泰科、阿拉丁等商业咨询公司,获取数据的周期性较长,准确性也有待考证。
铝行业建立大数据中心的重要意义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这为大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基础和技术保障。同时数据又是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建立铝行业大数据中心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分析当前铝行业的产能不匹配问题,一方面是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新旧产能转化需要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是铝产业链的信息相对封闭,产能过剩风险尚未引起行业重视,资本市场看重铝价峰值的高额利润,却忽视了价格低谷的全行业亏损。建立铝行业大数据中心非常有必要,不仅可以展示行业产能和上下游匹配情况,有利于行业形成统一共识,避免行业盲目“上项目”,加大过剩风险,同时也便于社会资本了解行业的“蓝海”和“红海”,推动行业向高端产品制造、高科技应用等价值链高端方向发展,促进铝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有利于增强国内铝行业竞争力。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离不开数据,特别是对于国内产业链完整的铝行业,建立大数据中心不仅能够打破当前行业寡头之间的信息壁垒,有效整合上下游产、供、销、运、存等各环节,实现数据的汇聚、融合、共享、分发、交易、高效应用和增值服务,为企业了解利用行业数据,灵活调整生产经营和营销策略提供支撑,还可以避免信息滞后引起的市场波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同时能够推动各企业加快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增强国内铝行业竞争力。
三是有利于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近几个月来的战“疫”过程凸显了大数据在特殊事件下的预警、监控及防范的作用,建立铝行业大数据平台可以起到市场预警、防范风险的作用,提高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比如通过整合分析行业上下游数据,铝企业之间以及与外部客户的数据更加透明,信息传导也更加准确快捷,不仅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协同协作,增加交易的信任度,还可以在发生疫情等特殊情况时,及时了解市场变化情况,帮助企业发现潜在危机,防范经营风险,同时也为行业协会发挥监督和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建立铝行业大数据中心的思路
当前,各行业各企业都在谋划建设大数据中心,但是建设行业的大数据中心要比企业数据中心更复杂困难,需要提前谋划思路,规划建设步骤,确保系统建设切实可行。
一是要明确牵头主体。建立全行业的大数据中心难度很大,不仅要协调行业内上下游各企业积极融入其中,参与大数据平台建设,还要站在公正的第三方角度,服务好平台内各企业,保证其利益不受侵害,从企业层面很难牵头建设,所以必须通过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既代表本行业全体企业的共同利益,又承担着为企业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职责,所以行业协会牵头建立铝行业大数据中心比较合适,如果站在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角度,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牵头,选取铝行业作为建设有色金属大数据中心试点的效果会更好。
二是要规划建设步骤。行业的大数据中心与企业数据中心不一样,不仅涉及业务多、覆盖面广、系统逻辑复杂,而且数据量更大,对平台和数据库的软硬件要求较高,所以系统架构和建设步骤至关重要。在系统架构层面,要充分考虑大数据技术的特点,突出拓展性和模块化,硬件系统要随着数据量变化方便拓展,软件系统要随着业务延伸逐步丰富系统功能。在平台建设时,建议以“矿山—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主产业链数据为主,形成基础数据中心,未来再向产业链的二、三级节点延伸,形成涵盖铝行业产、供、销、运、存等各环节的大数据平台;在企业层面,考虑到各企业自动化、数字化进程不一致,早期可采用手工或数据库获取数据,随着企业基础设施和数据采集系统逐步完善,后期可实现企业数据中心与行业大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
三是要优化分析模型。要建立以铝矿石、氧化铝、铝锭、铝材等铝行业主要产品为对象,以产、供、销、运、存及外部环境等为基本要素的铝行业数据模型,通过实时分析基本要素变化情况,预测对象市场发展趋势,为行业和各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支撑。由于铝行业数据模型各对象、各要素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依赖,耦合性和关联性较强,所以在基本要素影响因子的权重时要根据关联要素的实际变化来不断调整优化,比如雨雪天气对矿石生产和运输的影响较大,在发生雨雪天气时,应该加大矿石生产、产品运输对整个产业链影响的权重;同样,位于疫情期间的中高风险地区,也要加大产品运输的权重。在大数据平台初期,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可设立触发条件进行调整,后期可通过平台深度学习,实现智能化调整,通过分析影响因子权重的变化,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场变化情况,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
四是要细化职责权限。行业协会作为牵头主体,建议委托专业公司建设、管理和运营大数据中心,同时要履行并监督其履行好保密和保证数据安全的义务,系统建设及运营费用可以专项会费的形式来筹集,未来可以开发深层次大数据分析作为增值服务,为系统后续运行提供费用保障。各企业作为会员单位,在缴纳专项会费且企业数据“上网”后,享有查阅大数据平台各类数据的权利,也有保证自身“上网”数据及时、真实、准确,不对外泄漏平台数据的义务。同时大数据中心要预留对外接口,既要实现与铁路运输系统、企业原燃材料供应商和其他外部客户的数据共享互通,也要做好与其他有色金属行业数据中心、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有关数据中心互联互通的准备,构建涵盖铝行业全产业链、供应链,辐射其他有色金属行业的大数据中心。
(作者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