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2021中国国际铝加工论坛在上海召开
发布时间:2021-07-08  浏览次数:533

2021年7月8日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中国铝加工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加剧的贸易战、“双碳”目标等给国内铝加工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挑战和机遇并存。在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铝加工行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7月6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 年中国国际铝加工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围绕铝加工行业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寻求解决之道,对铝材拓展应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热点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共吸引铝行业产业链350余名代表参加。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云博出席会议并代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为大会致辞。中铝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赵晋华出席会议并代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祥民致辞。励展博览集团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张岚出席会议并致辞。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家驹主持。
杨云博代葛红林致辞中指出,2020年,中国铝加工行业经受住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交出了亮丽答卷:铝加工材产量和消费量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铝加工行业全年各主要财务指标均有明显好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增强,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和安泰科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铝加工材产量达到4210万吨,同比增长5.0%;消费量达到3789万吨,同比增长7.3%。均创历史新高,并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铝加工全行业销售利润率回升至2.7%,利润总额249.5亿元,资产负债率出现自2014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全行业生产效益远超先前预期。
但中国铝加工产业在不断自我革新、完善、转型的同时,仍然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未来的发展形势依然复杂多变。致辞指出:首先,全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据安泰科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建成铝加工材产能5825万吨/年,实际产能利用率仅为72.3%,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旧十分严重。由此引发的价格战、产品加工费下降现象已从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蔓延,严重威胁到行业的稳定运行和未来可持续发展。应当学习和借鉴上游铝冶炼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经验,在政策层面对铝加工行业产能规模和布局进行梳理和合理引导,企业各自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分工更加明确,产品定位更加具体专业。
其次,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使下游铝加工企业资金周转压力进一步加大。自2020年二季度以来,国内电解铝价格在多重利好推动下出现大幅攀升,2021年5月中旬,沪铝3月期铝主力合约最高升至20445元/吨,创2008年3月以来新高。尽管后期价格出现一定回落,但与上年同期和今年年初相比仍有明显涨幅。对于资金密集型的铝加工行业而言,短时间内铝价的过快上涨加剧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给生产经营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第三,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使产品出口不确定性增加。自2020年年初至今,各国贸易保护案件有增无减,涉及中国铝材出口的贸易摩擦案件多达18起,其中正在调查的有10起,已宣布初裁或终裁结果的有8起。此外,欧盟还在今年宣布,拟从2023年起,对包括铝材在内的进口商品征收“碳边境税”,这些都将给中国铝材出口带来新的压力,出口难度持续加大。
就铝加工行业未来发展,致辞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把创新发展放在首位。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于我国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下游铝加工行业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着力构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在汽车板、航空板、3D打印等高端产品应用领域补齐短板,实现更大突破。二是企业必须坚持绿色低碳环保底线,持续高度重视环保问题,以高标准、严要求处理铝加工项目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30·60”“双碳”目标下,铝加工行业一方面要及早行动,充分认清发展方向,从原料采购、生产流程到产品运输等各个环节采取措施节能降耗,加强废铝保级回收技术的使用,提高综合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降低产品的碳足迹;另一方面,要抓住双碳目标带来的新发展机遇,扩大铝材在光伏发电、交通领域的应用,用实际行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三是要继续在全行业推广使用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智能化是铝加工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在可有效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同时,还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稳定性。企业应当坚定信心,循序渐进,结合生产实际找到合理切入点,从长远发展考虑将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使用推广工作持续进行下去。
赵晋华在代刘祥民致辞时表示,近年来,中国铝加工材产量持续攀升,质量持续改善,但产业结构升级和增强竞争力的压力仍十分突出。我国在铝合金工程化应用技术及装备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铝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缺少颠覆性的重大成果,集成电路等高端领域部分材料还依赖进口。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构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中、在提升供应链质量的新发展格局中着力解决。
在他看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刚性需要,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内生动力叠加,将对铝加工产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此,致辞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坚守铝工业发展造福人类社会的美好信念,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持续提升铝材质量、持续改善产品结构,使铝产品成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代名词。第二要高度重视“双碳”目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碳达峰、碳中和是产业发展的新高度,更是铝行业发展的新机遇,科技创新是统筹经济增长与“双碳”目标的根本解决方案,由此要坚定地实践新发展理念。第三要共同保持对铝产业市场的良好信心。在后疫情时代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持续推动扩大铝应用领域,未来将面临一个更加理性的市场需求,这种需求以创新为基础,能够彰显铝的优秀品质,不是规模的利润,而是对科技创新投入的回报。
张岚在致辞中表示,在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中国铝加工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双碳”目标推动下,铝消费迎来新的增长亮点,行业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届国际铝加工论坛聚焦创新、转型、发展、共赢,共同讨论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和铝材拓展应用等铝业人共同关注的问题,相信通过此次论坛,能够更加深刻地认清铝行业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形成共识,共同推进中国铝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论坛主题报告环节,中铝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西南铝业(集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黎勇;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首席专家熊慧;苏州大学魏桥新材料研究院教授张海等13位演讲嘉宾分别围绕铝合金在民用航空、汽车轻量化铝合金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技术挑战、发展趋势,下游消费前景,行业科技创新融合发展,铝价未来走势以及如何降低铝产品的碳足迹等内容作精彩演讲。